查看原文
其他

习仲勋为何亲书“长寿长寿再长寿”为他祝寿?


来源:中新视频


者按:
在中共百年奋斗历程之中,有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中有曾经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有极具影响力的社会贤达、工商业者,有怀揣救国兴国之志的知识分子……中新社十集微纪录片《大道同行——百年风华谁与共》,摄制团队奔赴十多个省份,与近四十位名人之后、历史亲历者、党派高层、资深专家等面对面倾谈,以讲故事的方式为你呈现百年风华中,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与中共“同心奋斗”的精彩历程,敬请关注。
“这是一张非常珍贵的老照片,党中央为我父亲茅以升祝贺他九十岁的寿辰,习仲勋同志写下,祝贺茅老九十大寿,长寿长寿再长寿。”茅以升之女茅玉麟回忆道。
 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大桥正式通车,这是首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现代化大桥。 中国工程院院士、桥梁专家秦顺全介绍,在这之前在旧中国的中国大地上,一些大型的桥梁工程都是由西方列强主导来修建的。茅老亲手建起了钱塘江桥,当年是非常不容易的。
 茅玉麟说,“这是钱塘江大桥建成后的合影,这一年茅老刚刚38岁,也是他第一次真正实现工程救国的梦想。” 然而,大桥建成时,中国大地已燃起抗战烽火。1937年12月23日下午5点,随着一声地动山摇的巨响,通车仅89天的钱塘江大桥被轰然炸毁。而放置炸药的人,正是它的设计和建造者——茅以升。
 九三学社中央社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晓鹏介绍说:“日本侵略中国杭州的时候,不能让日本(军队)再过桥。只有他能炸,其他人炸不了,只有他知道要炸哪个地方。”
张晓鹏说,茅以升当时是很痛苦。但是他没办法,他很爱国。后来他讲了八个字,就讲“抗战必胜,此桥必复”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解放战争中,国民政府从战场到民心节节失利。
为笼络上海文化科学界的知识分子,蒋介石及国民党政府上海市长三顾茅庐请茅以升出山任上海市秘书长,均被他称病拒绝。 茅玉麟说,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茅以升就加入了一个中国科技工作者协会,“里面有我们的地下党员,所以在这个协会里面他也受到了一些共产党人的这种思想的影响。”

时任中国科技工作者协会上海分会同仁吴觉农,向茅以升带来中共地下党言辞恳切的请求,希望他接任秘书长一职,营救被关押在上海龙华监狱中的300多位进步学生,保证上海工厂免受兵燹之灾。这也是茅以升与共产党的首次接触。 “营救学生,和去做秘书长谈判。就是因为他看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接触,他就做了这么好的好事,他就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非常好感。”茅玉麟说道。 上海解放后,在市政府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的座谈会上,茅以升慷慨激昂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新中国的总工程师》的发言。 他是一个工程师,所以他就用这个用‘工程师’这个术语来形容这个,实际上我想这体现了茅先生对共产党的高度的认同。”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说。
 1949年8月底,茅以升接到华东局统战部通知,全国政协筹委会商定推举他为科学家代表,赴北京出席新政协会议。9月8日,茅以升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九三学社中央社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晓鹏介绍,毛泽东当时跟这些科学家讲,“你们都是科学界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建设新中国没有知识分子是不行的。”
“毛主席、周总理对他们知识分子就非常地器重,也让他非常有归属感。所以父亲在1952年也就加入了九三学社。九三学社就是高级知识分子的一个党派的组织,所以他对这个组织也非常地敬重和热爱。”茅玉麟说道。
 从旧社会到新时代,从工程救国到科学报国,中国的知识分子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1953年,时隔16年,钱塘江大桥这座饱受战火洗礼,承载着民族记忆的桥梁在新中国重获新生。
“1953年,新中国解放以后,钱塘江大桥由上海铁路局管养维护,所以那个时候真是这个桥才有了第二次生命,(父亲)他的感受应该是无比激动、无比兴奋。”茅玉麟说道,“等于这个桥有了第二次生命,也等于给他第二次生命一样。”

邵鸿说:“我们九三学社的前辈非常爱国,就拿茅以升先生来说,他自己讲:‘我是一个科学救国论者,我长期是不过问政治的。’”
“但是在现实面前,科学救国走不通,那么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到我们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道路,才能实现他们的追求,才能把民主与科学真正落到实处。”邵鸿补充道。
新中国成立后,茅以升参政议政的热情日益高涨。在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期间,他曾先后出访十余个国家,为海外科学家们架起了一座报效祖国的“引桥”。
 “很长时间他们对祖国已经不是很了解了,那些(海外)科技人员讲,我们现在是‘楚才晋用、报国无门’,父亲说报国有门的,我们可以通过中国科协、通过欧美同学会等等这样的民间渠道在太平洋上架起一座人才引进的大桥。”茅玉麟补充道,因为当时父亲是民主人士,是九三学社的社员,他德高望重,非常认可他,所以对他的号召他们都积极响应。 邵鸿说,一九四九年时整个九三学社的成员大概是一百人左右。但是到一九五七年,九三学社成员发展到六千多人,而这六千多人中这个急剧增加的这部分成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归国留学人员,为我们国家的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的建设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走进茅以升纪念馆,茅玉麟介绍了一张特殊的照片。“这张照片就是当时习仲勋同志代表中共中央为我父亲茅以升,祝贺寿辰的一个现场的照片。也是这一年,父亲从事科技教育工作是六十五周年。”
茅玉麟回忆,习仲勋同志也非常风趣,他在这张人民大会堂宴会的菜单上,为茅老写下了几个字,“祝贺 茅老九十大寿,长寿长寿再长寿”
 习仲勋同志他当时是中央书记处书记,代表中共中央宴请茅老,我想这既是对他的高度的尊重,也是对党外代表人士,对民主党派的高度的尊重。”邵鸿说道。  建桥、炸桥、复桥、“引侨”……“奋斗”一词贯穿了茅老一生,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经风霜苦难,寻求民主科学,上下求索,矢志报国的心路历程。
 邵鸿表示,他觉得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变化的大的轮廓。九三学社它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它走过的道路和它的选择和中国广大知识分子群体的道路和选择是一致的。“我们九三学社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只有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按照党指给我们指的这条路,充分发挥好我们参政党的政治职能,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邵鸿说。

重温【大道同行·九三学社篇】习仲勋为何亲书“长寿长寿再长寿”为他祝寿?↓↓↓
原标题:《【大道同行·九三学社篇】习仲勋为何亲书“长寿长寿再长寿”为他祝寿?》总编导:宋哲编导:刘轩廷摄像:李硕行 王潮 康玉湛 邹浩解说:杨海波包装:曹艳培编辑:梁静
责编:李季

“洪门大佬”为何能登城楼观礼开国大典?


国旗、国徽、国歌、国庆日的诞生为何都与他有关?


他与毛泽东讨论“周期率”,为何成为佳话?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